程细平医生(江西南昌)
原本是一个躲着同行开诊所的不自信的大夫,两年半跨越三个大台阶:迁址搬家让自己活下来、确立专科方向让自己火起来,再到建立医护团队让诊所正规起来。疫情期门诊量不降反升,门诊量由个位数到目前过百人,收入翻了好几番,程医生诊所也成为《优医工程》临床进修基地,带教出数十名基层医生。
我来自江西南昌,从十九岁卫校毕业就开始开诊所,至今已经二十二年。我开过村卫生室、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私人诊所门诊部,可以说是私人能搞的,除了医院我都搞了一遍。在我这个二十几年的工作中,我自己认为没有谁比我更懂怎么开私人诊所,怎么开私人的门诊部。
我有过辉煌的时候,一天有很多很多病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当然也有非常萧条没有生意的时候,有10个患者都是开心的事情,就像我前两年。我旁边紧挨着的隔壁有一家诊所,是我们当地比较有名气的大夫开的,门诊量一百多人,财大气粗,把我租的店铺给买下来了,逼着我马上搬家。记得那是2018年12月底,我冒着多年不遇的大雪,连夜搬家。我们南昌难得下雪,那一天的大雪给我感触特别深啊!我就在想,我这样下去肯定就是死路一条,一定要找个高人学习学习,要改运。因为二零一六年我曾听过徐翰老师在南昌讲过一次课,加过微信,我一直在关注徐老师的动向吧,有想法加入徐老师的《优医工程》。直到二零一九年八月,我才到洛阳,听了算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的课程,看到比我早半年加入学习的原来也是基层医生的师兄师姐都能像专家一样上台讲课,连从北京请来的大专家都频频赞赏,它们震撼了我,这正是我想要做的,以前的怀疑烟消云散。就这样我坚定的加入了《优医工程》。
其他人是业务经理引进平台上来的,而我是追着徐老师找上门的,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医生,没有业务经理。我就有了私心,把帮我连夜搬家的蒋诗有经理拉进《优医工程》,当了我们江西的省总。现在蒋经理成了我良师益友,他陪着我成长,我们一起在平台上做了很多大事。
进入平台学习是系统性的,对我这个懒散惯了的人也是挑战,但我从最简单能做的地方入手。按照老师要求下改造我的诊所,把诊所内部布局、家具位置进行了调整。还别说就是简简单单的调了些位置,墙上挂了一些东西,患者就很对多了起来。再在蒋经理帮助下,我一口气到外面讲了近100场公益课。影响力逐渐增加,到年底还被南昌新建区卫健委评了一个奖。
当然平台更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在那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的影响下,抓紧时间上来学习专业课,做作业,写课件上台讲课,专业能力提升起来,看病越来越有底气,门诊量也从一二十个,到四五十,2021年下半年也过百了,收入的增长就不用说了,当然蒋经理收入也保证了。蒋经理后来就把他的弟弟、他爱人、一些兄弟,一起拉进了这个平台。这是为什么?我认为是蒋经理,他看懂了我们这个平台,他认识到我们这个平台是真正帮助医生成长的平台,它让能让我们医生真正的长大,真正的变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医生。
可能蒋经理都不相信,我每天晚上都来上课。是因为有一位好老师每天晚上都来陪着我们上课。我们的师傅徐翰老师,曾经的解放军301医院的教授,无论什么情况,天天雷打不动陪我们学习,这一陪就是两年半,带我们就像带自己的孩子。
我很清楚的记得,我也以前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就是我一个朋友,他叫了一些我们南昌一附医院和儿童医院的几个教授一起吃饭。在酒桌上介绍的时候,就说我是一个诊所的医生,人家都不带正眼看我们的,都好像你不在他的眼睛范围之内。那种感觉我们都能感觉得到的,因为我们是基层医生,人家肯定看不起我们,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师傅不会。我们师傅手手手把手的教我们,每天都陪着我们。说错了的地方没有说好的地方他会指出来,说对了的地方,我们有一点点成绩,他都会说今天讲的非常美,今天讲的非常棒,这对我们非常重要,真的非常重要。哎,不能再讲了,再讲就哭了。
感谢我们的平台给我们成长的过程、成长的经历!我们一辈子都应该珍惜这个平台。
谢谢。